首页 热点 资讯 财经 国内 行业 商业 生活 快讯

700万尾中华鲟到哪去了?三峡水库2022年首次生态调度试验

来源:湖北日报      时间:2022-05-16 10:33:49

“14日在宜昌江段放流666尾不同年龄段的中华鲟,我们正在进行跟踪监测,状况良好。”5月15日,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金明说,放流的大规格中华鲟体内已植入追踪标识,通过人造卫星,结合沿江布设的监测站,科研人员能够精确掌握这些中华鲟在长江中的分布位置和洄游规律。

自三峡集团1984年首次放流中华鲟以来,我国每年都在长江开展增殖放流中华鲟活动,累计达700万尾。然而近几年的监测显示,没有在长江中发现中华鲟野外繁殖现象。这些中华鲟到哪去了呢?

中华鲟属于海河洄游性鱼类,它们在长江中出生,过去产卵地在长江上游金沙江(宜宾—屏山)河段。出生之后,它们就会回到海洋中育肥,等到10-15岁性成熟后,再回到产卵地产卵。幼崽长大到20厘米左右时,就会沿着长江游回大海。葛洲坝的建立导致中华鲟无法回到金沙江产卵,好在科学家们观察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找到了一处新的产卵地。

然而,因为水体污染、水库滞温效应、航运频繁、渔网伤害等多种因素,700万尾放流中华鲟存活较少,葛洲坝下这个产卵地已经多年没有检测到鱼卵。

长江流域实施“十年禁渔”后,江海洄游通道打通,加上技术进步,放流的中华鲟个体较大,存活率大大提升。

据了解,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以来,长江水质明显改善。为破解滞温效应,帮助鱼类产卵,近期,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开展三峡水库2022年首次生态调度试验,效果良好。

专家称,14日放流的中华鲟会在一周内洄游大海,10到15年后来产卵,因此还要持续加大保护力度,久久为功。

标签: 长江流域 十年禁渔 三峡水库 野生中华鲟

最新文章

最新文章